秉持凤凰梦想 转型产业提升 书写人文担当
国内画材龙头企业凤凰集团作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专业画材生产商,已走过二十多年风雨兼程砥砺发展,成为江苏省龙头文化企业,结出文化产业的累累硕果:从成立之初每月生产500只画框到今天每天生产10万只画框;从创业初期的78万元人民币产值到今天的4亿元人民币;从建厂初期的8名员工到今天的1800多名;从1995年租赁300平方米厂房到今天布局无锡、沭阳、越南、柬埔寨海内外生产基地……在今年经济态势普遍低迷的状态中,凤凰上半年在滨湖实现产值17434万元,其成功转型的产业路径成功之处在哪里?凤凰集团将如何精心布局下一个二十年生产制造、设计创新文化产业链;本土生长的江南民营家族企业依靠什么实现沪市主板上市的现代集团企业质的飞跃?以传承发扬江南文化为担当的苏商在未来江苏文化大省、无锡文化大市建设中如何定位自身?为此,区委办调研组为贯彻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前瞻研究文旅商如何深入融合发展课题,切实推动我区文化产业的集聚联动、特色创新发展,专程至凤凰集团调研座谈,现将企业发展情况与调研组思考建议汇报如下:
3、倾听企业声音与需求,提升政府精准服务企业水平。在调研座谈中,作为扎根华庄二十年,从华庄走向无锡,从无锡走向世界的传统制造业的民营企业家们,对于近年来政府服务职能坦诚地提出企业家思考:一是期望传统制造业享受到政府等同于新兴产业的扶持与鼓励。企业一线提出凤凰画材虽然是传统制造业,但从2008年转型提升开始,企业的内涵与品质发生质的转变,实现有产品高新技术研发,进行了产品互联网电商试水、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国门企业并购等新发展,因此,从政策扶持到战略指导,企业期望得到各级政府的专业指导与精准服务;二是转变对企业技术人才标准的认识。企业从自身二十年发展历程来评价,何为能用人才?是高校博士,还是海外归来的留洋学者?对此,企业家表达出不同的声音,他们提出企业真正的人才标准恰恰是契合现在的“工匠精神”,来自于企业自身的培养与积淀,放眼滨湖人才格局,高校与科研院所林林总总,人才资源丰富,为此,企业家认为滨湖不缺人才,而是缺乏几十年如一日技术精湛的“工匠”级人才……调研组一行在座谈中认真思考来自企业的声音,建议政府在全面高效服务企业的同时,要接近企业地气,服务更客观、更精确、更高效,政府职能机构服务能够实地走进企业家中间,摸清企业真正心声与实际需求,全面对接、细致比较分析,切切实实提高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